1)第七百零九章人才的争辩_大国工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们可以学习一下淮海工程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的模式,直接和学校签委培协议,四年学制,在学校学习三年,到污水处理厂进行两年实践教学!

  这样,毕业之后,就可以直接上岗,不需要再进行岗前培训!

  还有很多岗位并不一定需要本科毕业生,大专生,中专生也一样可以胜任,他们的培养时间更短!”余庆阳笑道。

  华禹水务公司对基础人才的需求可谓是庞大。

  当初余庆阳花大代价收购魔都,羊城,鹏城,琴岛的污水处理厂,就是为了这些处理厂里的职工。

  以老带新,是最普遍的,也是最实用的人才培养办法。

  “董事长,我们也是这么考虑的,所以和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签订了定向委培协议!由同济和复旦为我们专门开一个班!”

  “张大刚你知道吗,我现在想骂人!”余庆阳转过头盯着张大刚,“你他娘的真牛逼,找同济,复旦大学搞定向委培!

  你那是培养基础人才?

  能考中这两所学校的那一个不是学霸?你让他们去污水处理厂搞运营管理?

  我真不知道你脑子里都是怎么想的!”余庆阳终于还是指着张大刚骂了起来。

  “我觉得没啥问题啊!新开的委培班都招满了!”张大刚有些委屈的辩解道。

  “是,你招满了,你考虑过,最后能够留下来多少?

  一个污水处理的生产工艺技术管理,一个水质检测实验员,你牛逼的找同济和复旦大学的学生,你怎么不去找清华大学呢?”余庆阳没好气的骂道。

  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根本不需要多么高级的技术人才,普通高校,甚至中专,大专毕业生就完全可以胜任,无非就是生产工艺技术管理,水质监测人员,设备维护检修人员。

  那需要跑到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去搞什么委培班?

  张大刚这完全就是在扯虎皮做大旗,因为华禹和这两所学校有着很深的合作关系,人家不好拒绝他的要求。

  再一个他是定向委培,在国家不包分配这个大环境下,还是有很有吸引力的。

  但是,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毕业之后,能留下几个?

  不是说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的大学生傲气,人家本来就是学霸,抱着个班,也是希望能够有更好的发展,结果去了干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能留住人才怪。

  余庆阳从来不迷信什么名牌大学,什么样的工作就要用什么样的人。

  没必要把一群本来有更好发展前景的学霸,浪费在平凡普通的岗位上。

  “董事长,我认为您对污水处理生产工艺技术岗位的认识还是有些片面!谁说生产工艺技术就不需要高端人才?

  我承认可能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进入污水处理厂,一看工作环境,很快就会辞职走人,但是总能留下一部分!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