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家国天下_快穿之天生贵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元王朝学风盛行,学而优则仕,成了一贯的传统。京都的权贵公子们且不说暗地里如何熬鹰斗犬,明面上却都是一副风流才子的模样。

  这样的风气下,官家女子都颇有才情。

  席间的姑娘们写的一手娟秀好字,都好似文思泉涌一般,洋洋洒洒已是数十余行。而户部左侍郎家的孙女儿冯秀瑛,那篇兴国之道的文章,已是到了收尾的词句。

  又等了一会儿工夫,众人都停了笔。由侍女将诸位公子小姐的文章收了起来,大家一起相互品鉴。

  “宋公子这篇文章写的真是一针见血。所谓兴国,先得兴士,养士三千,何愁天下不兴,实属妙言。”户部尚书家的李公子李哲拿着宋公子的文章,赞叹一声。

  “哪里哪里,李公子的文章才是独有见解。兴国之道,道在人心,得百姓之心,当可兴国,李公子身在侯门,却心系百姓,实在是我辈楷模。”宋公子赶忙回敬道。

  众人相互夸赞吹捧了一番,场面顿时热闹了起来。

  这些话儿,自然是说给沈玦听的。

  当今圣上正当壮年,身子骨儿却着实不大好,一日不如一日,诸位皇子看在眼里,早就有了争权的心思。

  而沈玦,家世显赫,重兵在握,又是年轻一辈儿的领军人物,今后的几十年,权势不说是一人之下,却也是万人之上的。

  虽说沈老王爷关闭了王府大门不问世事,摆明了不偏不倚,不掺和夺嫡事宜。诸位争权的皇子,却还是想着法子的拉拢一番。

  哪怕拉拢不成,结个善缘,不至于交了恶,也是好的。

  这些权贵子弟们心里门清,都精明得很,与其算计东宫权位,早早地站了队,倒不如得了沈玦的青眼。

  如今这局势,朝堂波谲云诡,变化多端,也只有锦梁王府有这个资格可置身事外。哪怕圣上当真身子骨不行了,新帝上位,也是要仰仗锦梁王府的。

  若是合了沈玦的眼缘,稍微攀上点交情,可比卷入动乱朝堂,心惊胆战的往上爬要强上太多。

  诸位公子哥儿互相追捧,说着场面话儿,眼睛却盯着沈玦呢。

  只是这位世子殿下一直不动声色地端坐着,面上表情实在难猜。也不知道他们这一番心思,能不能入了沈玦的眼。

  既然猜不着沈玦的性子,索性不再猜了,免得惹人不喜。众人藏下诸多心思,又安安分分地品鉴起各自文章来。

  项子墨身为被圣上赞叹了三声好的人,这次的文章自然惹人注目。不大一会儿工夫,众人都把目光放在了项子墨的文章上。

  “兴国之道,意在兴邦,意在开疆得天下万民臣服,四方皆拜。”

  “兴国之道,意在兴学,意在大开学子科考仕途,广纳贤臣。”

  “兴国之道,意在兴忧劳,意在每日三省吾身,一身浩然正气以报国……”

  “……今,圣上贤明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