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93章 邀宴百策楼_奋斗在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错,就是种田。

  对于崔耕来讲,征伐新罗只是个幌子罢了。他的真正目的,还是之前向吴知提到的,造船征新罗、扶桑,乃至占据大量的无主之地。

  表面上看来,此举特别大公无私,把吴知感动的不要不要的。

  其实,崔二郎又不是圣人,当然也是有私心的。

  这个私心就是就是狡兔三窟,为自己安排一条后路。

  若李隆基果真运气爆棚,登基坐殿了,他完全可以利用强大的水师海外逍遥。

  也莫觉得崔耕这次出外,就承担了多大的政治风险,甚至是对李隆基举手投降。

  道理很简单,李隆基即便顺利发动唐隆政变,也仅仅能把韦后干掉而已,真正上位的不是他,而是李旦。

  李旦就这么心甘情愿的把皇传给李隆基?遍翻史书,表面上看来,太平公主是作恶的一方;李旦两不相帮;李隆基无限伟光正,顺天应人继承皇位。

  但仔细一想,其实大谬不然。

  在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之前,朝堂上的宰相,大部分是太平公主一党,“七位宰相,五出其门”。没有李旦的点头,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另外,历史记载中的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可以看出这父子俩的矛盾。

  李隆基在发动先天政变时,李显登上承天门避乱,他对左右臣子说,你们有谁愿意继续效忠朕的,写下自己的名字来。待朕平定了叛乱,自有封赏。

  唐龙政变后后,要不是宰相力谏,这些写下名字的人都得被李隆基治罪。

  现在问题来了,若李隆基不认为自己是将要被“平乱”的一方,为什么对这些人恨之入骨呢?

  由此可见,李旦和李隆基的矛盾,朝堂上下心知肚明。

  考虑到在先天政变之前,李旦命令李隆基以皇帝的身份“巡边”。很可能在那时候,他已经存了废掉李隆基的心思,只是被李隆基先下手为强了。

  所以,崔耕这次出外的最坏结果,也无非是李旦上位而已,他和李隆基的争斗远未结束。

  甚至为了平衡李隆基的权势,李旦反而要拉拢他。

  相反地,他若留在长安,树大招风,就有被韦后以及李隆基集火之忧。李隆基他倒是不怕,但是韦后呢?轻不得重不得。投鼠忌器之下,若被李隆基渔翁得利,那直是哭都没地方哭去。

  还不如主动退出,隐在暗中,让李隆基和韦后都放松警惕,争斗起来。最后,在关键时刻,突然出现,一局定乾坤。纵然事有不谐,也有个退路。

  当然了,兵凶战危,崔耕怎么就那么肯定,自己征伐新罗、扶桑就一定能取胜呢?这俩地方解决不了,在南洋一帮野人之间称王称霸,有意思吗?

  无它,崔耕有迅速增强安东都护府实力的法子。

  在战争中,进攻的一方之所以比较吃亏,主要是有两个原因:一是守方可以深沟高垒,占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