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54章 镇馆之宝_穿成农门恶婆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没个胆子,顶多会说:“谬论,你这是谬论,孔圣人的话根本不是这个意思。”

  若是老先生敢跟她争执,叶瑜然也敢跟他当堂“辩论”。

  叶瑜然表示:不好意思,我来自于21世纪,那个资源大爆炸的时代,最不怕的就是“辩论”!

  百家争鸣,百花齐花,不就是“辩论”出来的?

  理,只有越辩才能越明白。

  然而,叶瑜然有些小瞧这位“老先生”了。

  别看他年纪大了,又只是负责新生报到的,其实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老先生”,人称“徐老”,是普寿州学的镇馆之宝。

  给朱七写推荐信的义康镇郁县令不是说过嘛,州学里藏着一位来自京城的先生,让朱七到时候一定要好好把握机会。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这位来自京城的先生就是奔着这位“徐老先生”来的。

  可以想见,当叶瑜然从一种“新奇的视角”展开话题时,对于徐老先生来说,这将是一扇怎样的窗户。

  他直接呆住了:孔圣人的话,还能这样理解?!

  他一直以为,孔圣人的意思是“无论是什么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但这个乡下婆子的理论却更进了一步无论什么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而教育也能够消除个体之间的某些差异。

  不只是这个,还有她关于“一计之长”的理解,更是打破常规,让他有了新的认识。

  可不是嘛,以往他遇见的读书人分为两种,一种是“聪明之人”、一种是“笨拙之人”。

  聪明之人呢,又分真聪明和假聪明。

  真正聪明的人,不会为了科举而读书,他们可以“忧天下之忧而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以只是为喜欢读书而读书。

  前者,能够做官;后者,能够当“贤者”。

  不管是哪一种,结果都不会太差。

  而假聪明的人呢,他们是为了科举而读书,却不一定会“为民请愿”。

  有的人终身为民,能够做一个好官,利民利国利天下;而有的人从一开始就走错了路,一步错,步步错,害人害已。

  至于“笨拙”之人,就是不擅长读书的人,又分为想读书和不想读书的人。

  想读书却又读不好书,只知道傻读书,就是书呆子。

  书呆子读再多的书,都没有用,不仅没有变得更聪明,反而变得更笨。

  不想读书的人,他不是不聪明,只是没有将脑子用在读书上面,他们会出现在其他各行各业,也就是“一计之长”者。

  除了真聪明的人,徐老先生巴不得其他剩下的,全去当“一计之长”者,省时省力,也省得培养出一个祸害出来。

  当然了,以上只是他的“个人理论”,没有十足的论据。

  说白了,就是他自己“想想”而已。

  陈老先生有些激动地问道:“你是怎么想到这些的?”

  “我?”等待着反驳的叶瑜然,没想到他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