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2章 大胆的尝试_投行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蒋一帆、王暮雪和柴胡早早地就来到了公司,时间为早上七点三十分。

  因为明和证券正式上班时间为八点三十分,故柴胡在做完15分钟常规记忆力训练后,自动开启了一小时无限不循环自我提问深究法的强迫研究模式。

  今天他的研究标题是:我国到底应该推行注册制还是核准制?

  柴胡的这个标题灵感,无疑是来源于昨日关于公司取消保荐代表人津贴的新闻。

  一个月5000元准备津贴已经蒸发,一个月30000元保代津贴也很有可能蒸发,柴胡想想就心痛,责怪自己怎么不老个十岁……

  人生在世,就算是生不逢时,就算是穷,也要搞清楚原因,不能穷得不明不白。

  柴胡顺着保荐代表人准入门槛降低的趋势,一步一步往下查,市场上的言论多半倾向于此趋势预示着注册制的来临。

  我们已经知道,注册制不选美女,只要是母的就行。

  注册制强调发行人申请发行股票时,必须依法将公开的各种资料完全准确地向证券监管机构申报。

  证券监管机构的职责仅对申报文件的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及时性作出形式审查,不做实质性审核和价值评判。

  注册制的基础是强制性信息公开披露原则,将股票的优劣丢给市场判断,遵循“买者自行小心“的理念。

  柴胡不太明白,在注册制条件下,企业上市准入门槛降低,那么资本市场不是会更乱么?

  为何美国就可以推行这种如此宽松的制度呢?

  换而言之,如果这种制度可以帮助到更多的实体企业,使一个国家的经济欣欣向荣,那为何我国不在一开始就采用呢?

  一步一步地深入研究之后,柴胡发现,虽然美国实行的是表面上准入门槛较低的注册制,但这种制度背后有完善的配套体系作为支撑。

  第一、美国的诉讼机制完善,法律构架健全,一旦资本市场出现虚假披露行为,有一大批专业的律师团队可以为投资者或者投资机构服务;

  第二、美国有着专业的做空机制,可以有利防止市场上股价出现严重虚高的情况;比如美国著名的做空机构浑水(MuddyWater)、以及香橼(Citron),这些机构一般通过分析、尽职调查等出具研究报告,为市场提供做空信息,从而打压股价或股指等,并从相关利益方获得盈利;

  第三、美国事后惩罚措施十分有力且严格,大家也明白,在美国实行经济犯罪,那罚得真是倾家荡产,几辈子都别想东山再起;

  第四、美国股市大多是机构投资者,相对个人投资者更加专业,更加理性。

  上述所谓“做空”就是你预期股票会跌,这是一个金融术语,与之相对的是“做多”,做多的意思是你预期股票会涨。

  如果一个资本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