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四章 命苦的端溪石_文物贩子在唐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上元节之后,年就算过完了,族中的一切事务自然开始步入正轨。

  卢鸿离开了差不多一整年,因此这一年中,族中一些事务了解得自然也不如以前那般清楚。何况他在长安时与卢承庆接触甚少,除了大事基本不会传到他那里。这次回来后又忙着操办喜事,自然也无暇分身。直到过完年之后,才有时间慢慢了解这一段的情况,商议今后的发展。

  事实上各项事务发展得都甚是平稳,卢鸿在了解之后,也就不太多的参与。在他想来,自己虽然比别人多知道些东西,但也就在大方向上能出出点子。真到实际操作中,比起那些老家伙来,道行还差得多。能省心就省心,能省事就省事,卢九公子一向遵循这样的原则。

  因此除了参加了书院新年开学典,并对学子们讲了几句套话,然后又被逼着与崔三醉、郑诚辩了大半夜之外,卢鸿基本上是足不出户。经过长安这一年的风云历练之后,卢鸿对于家似乎有了更多眷恋。也许陪父母说说话,与郑柔论论诗,再逗逗红袖,玩玩砚台,闲来到作坊转转,远离名利场,才是自己一生最大的向往吧。

  卢鸿懒洋洋地躺在新制的太师椅上,把玩着手中一件镇纸,觉得这样的日子才是天堂。

  身边的家具都是新打制的,前两天才搬过来,整个房间终于符合了卢鸿想象中的古色古香地气质。当然在他心目中是古色古香,众人眼中却是新奇得很。家具的设计自然少不了卢鸿这位二级木匠。说他是二级不是说相当于中级知识分子。而是因为对于木匠活,他向来是远离一线,只管绘了图样然后在屋里坐着等着,坚守二级战线。

  此时大宗红木还是非常少见的东西,什么黄花梨、紫檀、酸枝、鸡翅之类的,基本是看不到的。后世直到了元明之后,与南洋往来增加,各类红木佳材才被大量输入华夏,有了明代家具的灿烂一页。唐时所用的。多是本地的一些硬杂木,如榆木、香椿木等。而家具样式也非常简单,各类既少,也没有成套的概念。

  以前时卢鸿也不过弄个书案什么地自己用。这回要成家了,才想起自己的家还没装修呐。管家倒是张罗着找了木匠为少爷置办新家具,但那些老箱老柜的,卢鸿如何看得上眼。因此专程去找卢祖安。说道宁可晚用几天,也定要自己随意才好。阖府上下都知道九少爷书画文房,样样俱精,但凡是器物。几乎都有不凡见解。因此他所用的家具挑剔些,倒也合情合理,居然也没人觉得卢鸿地要求有什么过份的。

  唐时打家具可没后世这些电锯电刨之类的电动家伙。不管刀砍斧劈。全是手工活。除了打制外。最耗时间的还是打磨。这项活一般都是学徒来做地,花的工夫越乎很多人的想象。没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