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四章 西北望_文物贩子在唐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世民亲征的消息被各报纸披露出来以后,引起了大唐从上到下各层次的振动。与前次讨论是否有必要东征高丽不同,对于李世民亲征的看法,各家报纸刊物是以反对的声音居多。

  在过了几天之后的官报上,李世民破天荒地亲自写了一篇诏文登于报首,来说明自己决定亲征高丽的看法。这件诏文中言道:“高丽盖苏文弑主虐民,情何可忍!今欲巡幸幽、蓟,问罪辽、碣,所过营顿,无为劳费。”又称:“昔隋炀帝残暴其下,高丽王仁爱其民,以思乱之军击安和之众,故不能成功。今略言必胜之道有五:一曰以大击小,二曰以顺讨逆,三曰以治乘乱,四曰以逸敌劳,五曰以悦当怨,何忧不克!布告元元,勿为疑惧!”

  同时,官报还非常谨慎地采用了几位朝庭重臣的观点,大多数比较客气,但其中马周、褚遂良等的观点还是比较激烈的提出了反对。据说这几篇文章得以发表,是经过李世民点头才被刊登的。对于李世民有这样的气度,还是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认同。

  官报出台后,更是引起了各家报纸空前热烈的言论。许多报纸都特别邀请各地学者名宿及朝中、军方中人,对此发表观点。此外各书院的学刊以都围绕此事,出了多版专刊。

  在部分报纸以及军方中人的观点中,只有少数支持李世民亲征地行为。但大部分报纸以及几乎全部学刊。都对此提出了强烈的反对,并坚决要求李世民采纳此意。尤其一些本来就反对东征的,这一次更是反对得异常坚决。

  “父皇昨天看过各家报纸杂谈后,只是微微一笑,即置于一旁。另在政事堂会上,父皇已经安排。明年开春,便要远征。在亲征期间,朝中大事由房玄龄大人主持,李大亮为副。李治则要与父皇同时起程,从洛阳至定州。再之后。由舅父与李世绩大人相陪父皇,率兵直到幽州,远出柳城;而治则留守定州,由太傅高士廉、詹事张行成等人的辅佐下同掌机务。事已至此。只怕确是无力回天了。”李治坐在卢鸿的书房中,颓然说道。

  卢鸿心中反复盘算。按照历史上的记载,李世民这次东征,难说得了什么好处,最后基本是无功而返。在卢鸿看来。固然有异地作战、准备不足以及部分战略上失误的原因,其实最关键还是由于李世民亲征,导致战术相对保守,不敢行险的缘故。事实上单说东征一事,若真能趁着三国混乱之时,开疆拓土,并非不可为。

  想了片刻,才对李治说道:“圣上既然已经下定决心。此事确是难以挽回。不过,其中有些事,还是应该可以规劝的。如太子殿下留守定州,由房大人在京中居守一事。似有不妥。不知长孙大人,对此可有异议?”

  李治迟疑了一下,说道: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