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 艰难选择_文物贩子在唐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闻卢鸿说道此物绝非玉瑗,陆清羽脸上一时满是恨色吸了一口气,脸色慢慢平缓下来,这才缓缓地说道:“卢公子言道此物绝非玉瑗,想来是更有高见了?愿闻其详。”

  卢鸿目光环视众人,从容说道:“魏王殿下所得此物,确是传自上古,乃是三代之前,祭地所用礼器,称之为琮。《周礼》所言‘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便是此物。郑玄所注云:‘琮之言宗也,八寸所宗帮。外八方象地之形,中虚圆以应无穷,象地之德,故以祭地。’其型是内圆外方,乃是依‘璧圆象天,琮方象地’之理。琮之形制大小,各各不同,颇有巨器。如《周礼》中《考工记》所载,有大琮十有二寸,厚四寸。今日所见这玉琮,形制如此巨大,绝非寻常礼器,当是前代帝皇祭地之用无疑。”

  众人听了,这才如梦初醒,连连点头称是。

  原来这玉琮,流传虽久,但识之者却是未有。按卢鸿后世记忆中,因世人莫能辨认,以致以“镇圭”称之。其间虽然金石学者亦有识者提出,但终究未能定论。直至清代乾隆帝,始经考证,为之正名。

  此时萧德言也点头说:“卢公子如此一说,萧某也觉得颇为妥当。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便言:琮,瑞玉,大八寸,似车釭。与此物对照,确实应是那上古玉琮无疑。此物能流行至今,尤其这般巨制之器。洵是难得。”

  陆清羽本来颇是气愤尴尬,但听了萧德言也出言支持玉琮之说,略一迟疑,忽然满面笑容对李泰拱手道:“恭喜魏王,得此至宝!此物本是上古祭祀礼器,而今为殿下所得,乃是大大的吉兆,真是可喜可贺呀!”说罢。连连赞叹。极是喜悦。

  此时场中。也有数人出声恭贺。当今世人,于此类瑞符吉兆等,深为笃信。这玉琮既为上古帝王礼器,而今为魏王所有,岂非预示魏王李泰来日帝王之位?在座之人,多有支持李泰为储君地亲信之人,一时也都是满面喜色。出言相贺。

  李泰先是谢过诸人,却又爽然笑道:“诸位有心了,本王不胜感激。只是此物既然是上古帝王礼器,岂是我这皇子可用的。明日泰便当献于父王,以为吉祥之庆。我大唐立国以来,宇内升平,河清海晏。今日这玉琮重现于世,岂非是父王文治武功。故天降祥瑞。来。本王便以杯中之酒,先与诸位同庆!”说罢,又举起酒杯。相敬众人。

  卢鸿见了李泰这般举动,不由暗赞。这李泰思路言辞,当真是滴水不露。既谢过了众人之意,又顺带表明绝无贪恋之心。按说此次本是他府中家宴,与席之人,多为亲信,但这李泰还是这般谨慎周全,可见其心思细密,绝非那个乖张放荡的太子李承乾可比。

  李泰放下酒杯,微一沉吟,转向卢鸿说道: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