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章_清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文四年六月,南京城防守工事修建完毕,大炮被推上城头,士卒日夜巡逻,以防燕军。

  因盛庸被擒,徐辉祖闭门不出,被怀疑同燕王有私的将领均被撤换,无大将守城,方孝孺向建文帝建议,调派在京的藩王守内城城门。

  藩王们接到诏令,表情都十分微妙。

  让他们抽城门?确定?

  皇帝的脑袋到底是怎么长的,他真是老爹的亲孙子?

  事实上,朱允炆的基因没有问题,可谁让他身边有个方孝孺,还是朱元璋亲自给他挑选的辅国之臣?

  当时,岷王已被召回京城,同齐王一起看管。代王和周王劳动改造的地方远了些,正在返京的路上。

  守城的将领定下,朝廷又开始征调青壮,助军队守城。诏令写得很清楚,不是抽丁,而是全家征调。意味着除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任何免征的条件都不管用了。管你是不是家中独苗,是不是有兄弟从军,只要符合条件的都要应召,否则以造反论。

  诏令一出,城内顿时一片哗然,抱怨之声四起。

  有传言说是方孝孺给皇帝出的主意,方大学士的名声立刻臭到了大街。

  “之前一次,现在又来,这是不给百姓活路了啊!”

  实际上,这次真不关方孝孺的事,是由兵部下令。无奈之前征调青壮修筑城防却是由他提议,脏水一泼,他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京城外,燕军秣马厉兵,扎下大营,架起了火炮。

  京城内,一排排白幡已然挂起。因修筑城防,许多青壮病累而死。再次抽调,怕是不少人家都要绝户了。

  城北几处民宅前,一位老妇哭跪在地上,几个妇人互相搀扶着,腰间系着麻带,已是流不出泪水。

  十余口的昌盛之家,仅余的三名男丁也被带走,老妇人喃喃的念着,她的孙子刚刚十三岁啊!

  哭着哭着,老妇人眼中燃起了怒火,大声骂道:“方孝孺!亏你名满天下,如此不顾百姓,做下这等损阴德的事,不得好报!不得好死!”

  临近一间宅院的大门突然打开,一个穿着儒衫的男子走了出来,见到跪坐在地上的老妇,皱眉道:“无知妇人,方学士一心为国,岂容污蔑!”

  “呸!”

  啐他的不是老妇,而是一旁的年青妇人,看着满脸愕然的男子,妇人大骂道:“都是丧了良心的!一心为国,姓方的怎么不去守城!你怎么不去?!”

  “吾辈读书人有功名在身,岂可同庶人相提并论!”

  “读书人?”妇人冷笑一声,“不过是一群成日里高谈阔论,不办人事的混账!”

  “你……”

  男子脸色涨红,摇头直念无知夫人,愚昧庶人!脚下却退回了门内,再不敢露面。

  看着那扇黑漆大门,妇人又狠狠的啐了一口。

  什么东西!

  无独有偶,同样的情形每日都在出现。

  京城百姓因两次征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