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2章 这不是我想要的人工智能!_攀科技真的好难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邹周一副求知的模样,好奇的问到:“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陆羽深吸了一口气,像看智障一样看着邹周,果然是搞艺术的,交流起来真是困难。

  难道这就是代沟吗?

  面无表情的解释说:“如果不考虑其他条件,假设能完成,把一张厚度只有毫米的A4纸对折,重复对折42次,那么这张纸的最终厚度会有千米,蓝星到月球也只不过是38万多千米的距离,这就是指数增长。”

  邹周想了想:“但是用指数型观念来看待科技发展,真的准确么?”

  陆羽:“其实你仔细回顾蓝星的科技发展历程,从宏观角度来看,会发现科技的发展同样遵循指数发展的规律,越到后面的发展速度越快。”

  “人类在数十万年的进化过程中,火、石器、陶器等等的发明,再到广泛应用,花了好几万年。”

  “而500年前,印刷机从发明出来,再到广泛应用,只花了差不多100年左右。”

  “现在,移动电话、互联网产品等等从发明再到广泛应用,只需要短短几年的时间。”

  “1990年的时候,蓝星开启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当时都认为,完成这个计划需要100多年的时间,实际上,到2003年,所有的测序工作就已经完成了。”

  “短短50多年的时间,烧钱无数的阿波罗11号登月器的计算能力,甚至比不过街头小贩使用的几块钱一个的计算器,一台智能手机的计算能力更是达到当时的上亿倍。”

  ……

  邹周听陆羽说着,双眼渐渐泛起圈圈,目瞪口呆,只觉自己已有的认知观念正在迅速崩塌。

  震惊了好久才问到:“那技术奇点会在什么时候出现?”

  陆羽伸展双臂,望向天空:“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个速度正在加快,而且会越来越快,说不定哪天睡醒之后,技术奇点就会突然到来。”

  “我们正处在一个技术大变革时代,未来的科技很可能不会再是一个漫长的历程,而是会爆炸似的进步和发展。”

  “所以你也看到了,研究园的理念是技术无限,探索也无限,我们正在吸纳更多志同道合的研究人员,进行一些前沿技术研究,未来还会继续扩大研究范围,只是为了能跟上这个速度,跟上这个时代向前奔流的步伐。”

  这些话,陆羽也不是无的放矢,他知道邹周这个纪录片以后肯定会被人翻出来,会有更多人看到,现在提前做做铺垫。

  邹周整理整理思绪:“那你觉得哪些方向会导致技术奇点的出现?”

  陆羽:“谁知道呢,就现实一点的讲,量子计算机技术可以让我们得到无法想象的算力,可控核聚变技术可以让我们得到近乎无限的能源,基因技术可能会让我们得到梦寐以求的寿命,还有纳米技术,人工智能等等,这些都有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