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一章偶见_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参军想出门么,但请让我等相随……”

  片刻之后,风卷旗和她的数名同伴,就换了寻常伴当的衣袍璞头,只是还是将甲子穿在内里,兵刃也包起来,形似一根步杖般背在身后,这才领我们一同出去。

  春城无处不飞花,

  漫天清扬的柳絮纷舞之中,我们踏出了这处占地甚广的高邸,赫然就是杭城之中广胜桥畔的闹市街坊,钱塘江畔的河道密布,像是一张大网般,笼罩着古城的大街小巷。

  我回头看了看我们出来的偏门名牌,上面用黑漆写着《蔚园》两个字。

  虽然作为我所熟悉的那个杭州,起码要在我的时空里等到南宋偏安时代的大开发,才初具规模,但是在这个时空线里,还是出现了不少卯端。

  起码西湖变大了,苏堤和断桥没了,孤山和北山之间的白沙堤依旧,雷峰塔则偏离了原来的位置,变成了所谓的宝生塔,飞来峰还叫灵鹫山,小天竺山下的灵隐寺里,也没有了一个疯疯癫癫的和尚传说,。

  西子湖四野没有了密密麻麻,遍地都是的高楼大厦,和见缝插针,打着各种湖景房旗号的,在建地产和房地产商广告,的阻塞和窒息之后,视野变得颇为清爽宜人,轻yì可见是满目的碧波漾起和环湖宅邸别墅,精巧别致的屋宇连云,很有点赏心悦目。

  自南朝以来,这里就是依凤凰山而筑城,号称“周三十六里九十步”的大城。虽然历代有所损毁增减,但是总体上还是变化不大的,最大的看点是,修建或是翻新于不同年代,而风格迥异的水陆城门,

  而站在高处,最显眼的便是,钱塘江边,是大片采用“石囤木桩法”,围海造田所填出来的海塘和堤岸,呈现出某种财大气粗的历史底蕴。

  作为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的南端和终点,还是留下不少昔日繁华盛极的遗存,比如拱宸桥旁的大片盐仓和货栈的旧址,遍布江岸的大小码头和船围。

  开元天宝年间,从这个登船的江南轻贵货物和江南女伎,甚至可以乘船结队的,直达西京长安景明门外的积水潭,且歌且舞的接受天子在门楼上的观阅。

  但是与别家依靠大运河的南北漕运,兴衰荣辱集于一身的其他名城大邑不同,杭城至少还有出海口,因此在安史之乱的叛军截断河漕,海漕兴起之后,杭城很快就改弦更张,变成海漕重要的始发地,因此,哪怕至今为之,盘踞在登州的众多海商势力之中,始终少不了杭城商团的一席之地。

  后来又正逢海藩兴起,朝廷鼓励大力开拓海外的黄金时代,各种物产的海贸大兴,因此在东南口岸大邑中,具有先手优势的杭城,很快就摆脱了河槽衰败带来的负面影响,重新过上万商云集,帆幅如林的好日子。

  这里也是当年外藩募集移民的集结出发地之一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