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七章热闹的马场_我的大不列颠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爱德华一边慢悠悠地牵着亚瑟前往马场,一边想着要不要收服格伦维尔。

  是的,爱德华准备想拥有这么一个国务秘书,一个相当与宰相的职位。

  国务秘书英文名称是:Secretaryofstate,也叫政务秘书。这一职务最初只是国王身边的私人助理(秘书),但是在都铎王朝时期,该职务因为参与国王主要政务实施,尤其是直接参与宫廷政治。

  因此变得权倾朝野,炙手可热。在内阁出现前,国务秘书其实代行了内阁的职权,有着中国唐代“门下省”和明代“通政司”,“司礼监”那样的权势。今天英国实际执掌各部事务的“内阁秘书”(在日本被称为“次官”),美国的“国务卿”事实上都是这个职位概念的延续。

  在这个位置上发扬光大的是个托马斯.克伦威尔。这是一个与当时16世纪中国明朝张居正一起改革的政治家,毫不夸张的说,他就是英格兰的商鞅,一个铸就英格兰主权的人物。并且和商鞅一样拥有一个悲伤的结局。

  中世纪的英国严格意义上讲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国家的外部主权因受罗马教廷的干涉而不完整;国家内部主权因封建贵族拥有独立的经济权、军事权以及司法权,而不能正常运行;国王对封建贵族只有“宗主权”,而没有“主权”,国王的权力无法在贵族的领地执行,况且有些边境地区和威尔士仍然独立于国家权力之外。国家政务和王室家政没有严格区分。

  宗教改革为英国民族国家的产生带来契机。16世纪30年代,克伦威尔主政后敏锐地认识这一点。克伦威尔借着国家的权力,依靠议会的支持,以宗教改革为突破口,巧妙地把国王的个人动机融入到民族国家的整体利益当中,颁布一系列法案,打破了教皇对世俗国家的控制,建立起国家的外部主权。1533年克伦威尔主持下,国会通过了“上诉法案”。法案明确宣布“本英格兰为一主权国家”,“国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能够对包括僧侣和俗界在内的所有人的一切行为进行审判”,“在国王之下的僧侣和世俗人组成政治社会,各自在宗教领域和世俗领域享有司法行政权,不受任何来自帝国之外势力的干涉”。

  “上诉法案”的公布,不仅从法律上堵塞了罗马教廷通过司法诉讼案件干涉英国事务的渠道,而且在事实上造成了与罗马的决裂,切断了英国同罗马教廷外部联系的纽带,确立了国家在其领土范围之内的独立主权。

  而格伦维尔不仅富有改革派的思维,还有一种大胆,不畏艰险的勇敢的心。

  刚走到马场附近,爱德华就感觉到一股热浪在空气中徘徊,在英格兰这个阴冷的季节显得格外的让人舒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