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李家_寒门科举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氏让二丫扶着她回房,房子虽然破旧但,屋子收拾的很干净舒适,整个卧室都显出女主人的不凡之处。

  李老头和王氏生了三子一女,是从北方往北几千里迁徙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徐州府的江陵县的赵家村,也是过了好几个省。

  但一路在逃荒路上,靠着点粮食和卖地的钱,才在饥荒快结束的的年月里,逃到这宛如世外桃源的赵家村。

  一路上三子一女都在饥荒年的时候夭折了,两人就带着奄奄一息少时的李铁柱,养了许久才养住,就是看着有点瘦弱。

  等饥荒过了,李老头他们也没那钱财回老家,况且当初田地也贱卖了逃荒,就没想着回去了,李老头和二哥两家人都决定就留在赵家村,赵家看着他们,这村里荒地也多,又有朝廷鼓励,也就同意他们落户。

  这几年家里条件改善,李老头也托了商队打探老家的事情,老家他们这一房不在,李家村有些人回去了,有些人也是远离家乡,开始继续生活。

  王氏逃荒时伤了身子,生了三个儿子,就剩一个李铁柱,伤心与饥饿严重打击了她。

  当初儿子要娶张氏也是拗不过儿子的心意,当然一方面想着更好地融入当地老俩口选择妥协了,而且还让老头子都低头去原先逃难路上,相互扶持的想做亲的人家道歉。

  对方也想落户下来,没有比联姻更可靠的方法了,两家人一拍即合各自跟周围近距离的村民成婚。

  看着大家日子都增增日上,没想到她家日子过得跟苦水泡的一样,没孙子,这就让他们家成了十里八村里的绝户。家里人在外都快抬不起头了。

  因为逃荒路上发生的事,李老头一家与李三爷一家关系淡漠,虽然是亲兄弟,也就为了在村里站稳脚跟,两家人表面上还是团结互助,其实私底下李老头单方面不想搭理他二哥。

  这几年李三爷一家一直想修复关系,但没想到李三爷是看上他和儿子两人好不容易开荒养熟的田地。就是给老三过继他们的儿子(孙子),我老婆子宁愿养个乞儿,也不愿意要李家三房的孙子。

  想起原先一起逃荒来的要做亲的老杨头的女儿都给夫家生了四个男娃,她心里特别的气。简直就是造孽家里娶了这么个丧门星。在这村里没想到最欺压他们的,居然是张家这个姻亲。

  王氏对张氏生孙子已经不抱希望,多年后又怀上了一点也不高兴,专生赔钱货的肚子,左一个右一个都是丫头片子,还妨碍她娶新媳妇,妨碍她早点抱上孙子。

  王氏骂骂咧咧地张氏作为儿媳都听习惯了,虽然心里委屈难受,但没办法也只能忍下。

  因此王氏看到张氏就是心里一阵不顺意,也不会想着体谅她怀孕,谁知道肚子里是不是又是丫头片子。

  张氏让二丫扶着默默回了房。

  “你去忙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