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8章 远游_寒门科举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学而不思则罔。这个说说你们的理解。

  几个外甥都蒙圈了,李文山眼睛都可以看到外甥们脑海里蹦出一个个问号。

  李文山脑子都蒙了,这不是说学了一年?

  舅舅,咳,我们就学了三百千。李文山的大外甥刘志霁道。

  李文山想着他们就是普通脑子,那肯定不能这样,因此就普通教学,然后开始答题。

  黄维从妻子处得知,李文山愿意教他他也很高兴。

  立马找到李文山,文山弟帮我看下这文章做得如何?

  正月初就在指点黄维这个姐夫下结束了假期。这个假期让他过得还不如府学,起码他有时间安排自己的事。

  因此时间快开学了李文山立马启程回府学。

  春去秋来,一转眼,几个月过去了,时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县试了。

  许多学子想找李文山做保,并且请托到家里。李文山曾交代过“宁可不要这保费,也不可胡乱出具。”不然对他影响甚大,不明底细,不敢轻易应承,因此李家人都推说在府学入学课业烦忙,无法作保,不清楚其情况无法答应。

  周夫子倒是给他来了几个私塾的今年参加考试的学子。相信夫子的为人,调查情况符合实际,选择了出结作保。

  李家的姑爷黄维也想找李文山作保,幸好本朝有规定,亲属姻亲等关系亲密者不能作保。李文山特别感激这条律法,他看着就觉得给他省了很多麻烦。

  这一年,黄维也参加科举考试,经过开春钱前李文山几天的教学。考试成绩出来后中了秀才榜。总共是四十五人,他考上了第四十四名。黄家人高兴的不行,就算名次差,他们家也是出了秀才,黄家人都觉得这门亲结对了。

  喜贴发到李家宴请李家参加这次的宴会。

  王氏收了黄家的帖子道:这姑爷考中了秀才,去贺喜是应该的。

  李老头问怎么了?

  五姑爷考上秀才了,让我们去县里给他们贺喜。

  嗯,是好事。

  还是我们小山厉害,指点了他几次,五姑爷考上了!

  王氏现在对几个孙女一直回来不是很高兴,每次都是等小山放假回来,然后让小山教孩子读书那几个孙女知道这事,又带着孩子上门教,这都耽误小山读书了!

  嗯,我去地里看下小山忙完了没?李老头放下手里的竹编道。

  这死老头子真是一点心都没。王氏气得骂了出来。

  到了地里看到正在割起稻谷,动作非常熟练的李文山,速度看着不比那王三喜和他家两个小子这农家汉子差。

  李文山干了一会,汗流浃背。直起腰,捶捶腰部,看着头上高高挂起的太阳,只觉得黏在衣服上很难受。

  到了树下喝了一碗凉茶,他把草帽拿在手里使劲地扇风,才觉得舒服了很多。为了能在下雨前收割完稻谷,只能争分夺秒的忙活一天,看着也就一下午就能弄完了。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