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四章 烈火烹油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卓凡心情很好。【頂【【【,..

  “美利坚访华代表团”乾清宫觐见次日,代表团便发出一份“照会”,感谢中国政府的盛情款待;同时,约翰逊副总统以个人名义,给关卓凡写了封热情洋溢的信,主题思想和“照会”是一样的。

  这两份文字随即被公之于众。

  同时“曝光”的,还有“访华代表团”随团记者给美国国内报纸写的一份“通稿”。

  这三份文字,虽然长短、语气、详略不一,但有一个明显的共同:除了努力渲染中国政府和人民的“热情、友好”之外,还极力揄扬中国的宫殿苑囿之美,通篇充满了“极其壮观”、“前所未见”、“真正的奇迹”一类字眼,反复赞叹“帝国文明”之“伟大”,一再声称,对“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留下了“终身难忘的美好印象”。

  这固然是关卓凡和美国人勾连好的“舆论宣传”,但美国人的嘉言懿语,也并非违心的谀辞。美利坚的土包子们,确实也没见过多少世面,和杜立德入觐的情形仿佛,紫禁城宫殿群的恢弘壮丽,令“访华代表团”中的每一个人,都感到了深深的震撼。

  这几分“软文”,确实起到了烈火烹油的效果。

  上至两宫皇太后,下至市井民,都难免得意:多久没听到洋人这么捧咱们了?

  支持放美国人进紫禁城、在“天子正衙”的乾清宫觐见的人,面对不以为然者,也更加理直气壮:客人来了。自然要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摆出来。穷家户尚且如此。况乎天朝?不如此,何以“盛陈威仪”?随便找个偏僻地方见客,没的叫洋人看轻了咱们!

  北京城内,“美利坚访华代表团”引起的热烈气氛,较之周馥在京之时,犹有过之,已接近“狂热”的程度。

  代表团的成员,发现自己几乎没有法子在北京城内自由活动。不是中国政府不许可,而是只要被认出是“美利坚访华代表团”的人,北京市民便会大量聚集,嬉笑围观,以致前后道路都水泄不通。

  美国代表团的人,若要出门,必得中国政府事先做好安排,派出足够人手,关防开道,方能成行。

  宣武门瞻云坊“外事宾馆”的关防。也不得不加强了。因为,胡同口外。从早到晚,一直聚集着一大群抻脖子看热闹的闲汉,入夜才会慢慢散去。

  茶馆、酒楼、戏园、赌场、妓窦、浴室,市井阛阓之间,第一个话头,一定是这个“美利坚访华代表团”。内务府堂郎中贵宝过的“那个口沫横飞的劲儿”,“大婚”都已经比不了了。

  话北京天子脚下,人们是见过大世面的,也并非没有见过洋人,但这支“美利坚访华代表团”,对北京人来,却似乎是一个全新的物种。

  这是怎么回事呢?

  和别的洋人不一样,美利坚人是“盟友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